|星河:在科幻的想象中关怀人文现实-一带一路研究院-世界汉学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中国作家公开课|星河:在科幻的想象中关怀人文现实

【来源:一带一路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4-04-03 】

2024年3月29日下午,作家星河应邀做客“中国作家公开课”,以“时间足够你爱——科幻文学与影视”为主题,讲述了自己从事科幻作品创作的历程和方法,对科幻文学的定义作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并以科幻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中外著名作家为主线,对科幻文学艺术的发展作了细致的梳理。、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及国内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师生、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与众多文学爱好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

任课教师周菲菲老师主持本场讲座,为大家介绍了星河老师的代表作品与创作成就。星河是北京作家协会及中国科幻文学界的重要作家,其作品既体现了优异的科学素养,又饱含人文关怀,哲思底蕴深厚,故事耐人寻味。他创作了《残缺的磁痕》等多部长篇科幻,还有百余篇中短篇作品,广受读者喜爱,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银河奖等众多殊荣。同时,他还主编了多部科幻作品集,积极推广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

在讲座中,星河老师首先阐述了科幻文学的定义,指出其与奇幻、恐怖等文学类型的区别。他认为,科幻故事是基于有限科学假设的虚构事件,这些事件的展开不能与目前人类可接受的最大信息量相冲突。这是科幻文学的内核与边界。科幻文学是一种基于科学假设的虚构文学,旨在探索未来世界的可能性和科技的潜在影响,这是科幻文学的性质与归旨。

随后,星河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科幻文学和影视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黄金时代、新浪潮以及赛博朋克等重要阶段。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不仅孕育了科幻的萌芽,还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与反思。随后,欧洲涌现出更多科幻作家,如儒勒·凡尔纳和威尔斯,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惊人的科技前瞻性,还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思考。

约翰·坎贝尔和他的《惊异科幻》杂志为科幻的黄金时代拉开序幕。坎贝尔强调科幻小说应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描写超现实情节,这一原则极大地提升了科幻小说的文学地位。同时,这一时代还涌现出海因莱因、阿西莫夫、克拉克等一大批科幻巨匠,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熠熠生辉。随着新浪潮运动的兴起,科幻文学迎来了又一次创新。

新浪潮主张摒弃传统,将意象、隐喻等元素引入科幻创作中,为科幻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奥尔迪斯、莫考克等作家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新浪潮的特点,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探索了人性与科技的关系。继之而起的赛博朋克运动进一步打开了科幻创作的技术视野,融合了高科技与低生活质量的元素,反映了当代社会对科技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等作品作为赛博朋克的代表作,不仅引领了科幻文学的新潮流,还对影视、游戏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星河老师对科幻文学史的介绍与分析使听众们对科幻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课堂上呈现的精彩故事鼓舞了同学们对科幻文学的热情,现场反应热烈。

周老师总结了本次讲座,并从人机关系悖论的角度拓展了同学们对科幻文学的哲学理解;伴随着对当今科幻文学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进的展望,两位老师共同鼓励同学们大量阅读、深入思考,释放科幻想象力,积极参与到科幻创作中来。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纷纷就科幻文学与科技发展、人文关怀等话题向星河老师提问。星河老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创作经验和心得。他强调,科幻文学不仅要关注科技的发展,更要关注其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科技发展中保持人性的光辉。科幻文学之文学性必然是首要的。

星河老师的讲座如同打开了一扇窥探科幻小说世界的大门,在座师生在收获了丰富的科幻文学知识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了科幻小说的魅力与风采。

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