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研究会会长,《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统一性是开展中国研究的出发点》。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张西平
张西平,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研究会会长,《国际汉学》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西方汉学史、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2021年荣获意大利政府颁发的“意大利之星”勋章。
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统一性
是开展中国研究的出发点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外研究中国的著作剧增,国际学术界在中国研究上也开始变化,欧洲传统汉学研究开始式微。
汉学研究和中国学研究出现分野
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汉学和研究当代中国的中国学,在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产生分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文明体,面对学术的中国、文化的中国、经济的中国、政治的中国,任何一个汉学家都没有力量全面把握,任何一个学者只能从自己的学科出发来研究中国。对历史中国的研究和对当代中国的研究,一定会以不同学科的成果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国外的中国研究呈现出多样的学术形态。
另一个方面就是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乃至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也开始运用到对中国的研究当中。美国对中国的研究尽管也有对历史中国之研究,但一开始还是将社会科学的方法作为其研究的主要支撑,不同的研究方法使国外的中国研究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汉学研究和中国学研究的分野也越来越大。
我们看到西方的中国研究中呈现出来的汉学形态和中国学形态表面上是一个学术理解和学术方法的问题,实际上它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因,那就是究竟应该如何认识中国。是一个历史和现实统一的中国,还是历史与现实断裂的中国,这是西方中国研究中历史中国研究和当代中国研究分野的根本原因。
如何观察和认识中国
究竟应该怎么认识中国呢?习近平主席在谈到认识中国的时候提出了五个维度:第一,文明中国。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文明的传统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性,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第二,苦难中国。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中国人民经过了百余年的前赴后继、不屈抗争,付出了几千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人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记忆犹新,所以尤其珍惜今天的生活。第三,中国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人民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试过,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第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五,中国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因此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历史的中国是今日中国的基础,它灿烂的文化至今仍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国当下的制度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大一统”在中国几千年的治国理念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至今仍是中国治理国家的出发点,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它包容、和而不同的思想有着直接联系,中国今天的外交路线也是基于文明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而这些恰恰也源自中国的传统思想,《礼记》就记叙有天下大同的思想。
因此观察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物质和精神也都要看。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分割。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
多国汉学青年学者在故宫开展研学,感受中国历史
从事中国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具备这样统一的中国观,在研究中国时至关重要。例如当代西方政治学以民族国家的概念来研究中国的时候,就觉得中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并不符合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单一国家的概念。这说明这些研究当代中国的汉学家缺乏对历史中国的理解,中国的历史从古代开始就是一个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长城内外是故乡”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这也说明在解释当代中国时要知道历史中国,脱离了对历史中国的理解,就无法理解当代中国,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确和西方不一样,它一切都有着自身的逻辑和历史。
同时在国内从事海外中国研究的学者,也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基本的学术原则。当我们面对国外的汉学研究和中国学研究时,要以中国研究的统一性来对国外的研究加以辨析,如此才能站在中国学术的立场上展开我们的研究。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统一性是我们认识、辨析并与国外汉学家展开对话的出发点。
在我们按照不同的学科、以其区别性特点对海外汉学和中国学研究时,并不意味着我们忽略了汉学研究和中国学研究的统一性的特点。从根本上来说,中国本土学者要始终站在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统一性上来把握海外的中国研究。例如在欧洲的汉学学科设置中,藏学、蒙古学、新疆学这些研究内容均不在汉学系,而放在中亚研究学科中。但中国学者开展欧洲汉学史研究时就必须纠正这一点,即将西藏历史文化研究、蒙古历史文化研究、新疆历史文化研究等纳入欧洲的汉学史研究之中。
同样在我们开展国外对当代中国的研究时,也要从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统一性出发,分析鉴别国外的中国研究并与之对话。从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出发,他们有时候很难理解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互鉴等重大的新思想,实际上在当下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对中国的外交理论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这需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因为这是中国古老智慧在当代的发展,不了解历史中国是无法解释清今日之中国的。
因此中国的统一性不仅是海外汉学家在从事中国研究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同时对在国内从事海外中国研究的学者来说,也是与海外汉学家展开对话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审视海外汉学家学术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只有立足这个基本点,我们才能理解今日中国之道路,才能揭示历史中国的当代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