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一带一路汉学研究讲坛”第三讲在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大华讲席教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杨慧林教授带来题为“从‘世界汉学大会’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问题’在‘对话’中的延展”的精彩讲座。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黄悦教授主持讲座,高级翻译学院柳博赟老师,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胡亮宇老师,一带一路研究院胡燕春副教授、陈映锦老师等北语师生,以及其他高校学者、学生七十余人在线参与。
杨慧林教授从长期从事汉学研究和中外文明对话的第一手素材入手,以分别举办过七届的“世界汉学大会”与“尼山文明论坛”为例,剖析了“汉学”与“国学”的内涵与走向,重点讨论中外学术的交流对话如何拓展和深化彼此理解。
杨教授首先回顾了这两项重要的中外人文交流活动的历届主旨,总结出文明对话背后的问题意识和思想旨趣,即:跨越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族群身份的差异,由对话增进理解、因理解尊重差异、从差异达致和谐。近年来不同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机构所倡导的“大国学”和“新汉学”就是这种理念的最新实践。
杨教授指出,“国学”从来就是一门综合之学,天然包含多族群、多语种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进路,也必须要在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的学术视野中展开,由此也为畅想和实践一种融会古今学术、打通学科界限、涵纳现实关怀、更具对话能力的“新汉学”的研究范式的发生提供可能。
接下来杨教授从关键术语的翻译出发,详细探讨了“汉化”与“中国化”、“同一”与“共同”、“普遍性”与“分享性”等学术术语背后的思想内涵如何在对话中延展,就中西之间的思想关联和差异予以解析。
杨教授详细分析了“中国化”这一概念,对比了不同的译法,指出当下官方文件和中国学者避免使用易引发误解的“sinicization”译名,对“中国化”的英译更为妥帖,在有效避免歧义的同时,紧贴中国国情、文化传统和表意习惯,准确地传达出这一术语的思想内涵。
杨教授指出:梳理西方哲学的思想链条,亦是在比较中重新激活中国的古代智慧。他以“共”“同”概念的中西内涵入手,指出中国哲学中强调“共在、共享、相反相成”的内涵与解构传统同一性原则的西方现代哲学有可贯通的思想节点。
从巴门尼德到福柯,从庄子到张东荪,杨教授深入浅出地梳理了中西哲学传统中“普遍性(universality)”概念的意义生成、转化和对话,在广博交融的视野中,阐发了其异质而多元的丰富内涵,进而厘清了“同”与“异”的思想辩论,剖析了今人理解当下世界的种种极端化倾向,特别是所谓“简单的普世论与懒惰的多元论”(阿兰·巴丢语)并存的社会现实。
正因如此,杨教授提到,“对话—理解—尊重差异—和谐”或将成为人们理解彼此之关键所在,而这一具有对话性和实践性的思想策略,既与“新汉学”与“大国学”的主旨一脉相承,更彰显着一种可想象和可实践的、既古且新的伦理可能性,一如中国思想中“成己达人”,或是马丁·布伯所言“因你而我,非己而己”所共同描述的双向建构、彼此尊重的肯定性的主体间关系。
讲座之后,杨教授与到场师生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胡亮宇老师认为杨教授的讲座是用不同的思想资源和线索,尝试在中西之间、左右之间打通理论资源,回应我们当今的文化和文明的危机。高级翻译学院柳博赟老师则根据其多年从事国际学术会议学术翻译的经验,认为杨教授的讲座所提到的西语多语种文献的研究与“文化溯源”,能够借助多语种历史文献的研究,厘清有些事关国家利益事件的来龙去脉,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一带一路汉学研究讲坛”由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将邀请国内汉学研究大家和知名汉学家轮流开讲,开展对话,为服务育人目标、推进汉学学术发展、促进海内外学术交流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