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频:小说是散发着独特气质的生命体-一带一路研究院-世界汉学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孙频:小说是散发着独特气质的生命体

【来源:一带一路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1-10-21 】

2021年10月15日下午两点,“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青年作家孙频题为“小说的气质”的演讲。孙频老师结合自己的阅读与写作经验,向听众展现了小说的气质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形成,并分享了自己对写作的阶段性认知。讲座由李玲教授主持,《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丹麦翻译家劳淑珍、安徽大学文学院讲师马婧出席了讲座,本科生、研究生,伊朗德黑兰大学、伊朗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埃及英国大学、埃及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学生,以及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30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

李玲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孙频老师的创作履历与代表作品,通过分享阅读感受开启了本次讲座。孙频老师首先谈到如何理解小说的气质:小说是一个不断成长着的、有自己的灵魂、思想与性格特点的生命体,而非业已完成的文字堆砌。这一气质的形成如同晶体析出,浓缩创作过程的灼烧感,升华为熠熠闪光的精神气韵,流露着对自我的关照与对人世间苦难的悲悯。

小说的气质体现着作家心灵的向内生长。孙频老师以福楼拜、索尔贝娄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为例,指出反复咀嚼、熟玩其故乡、童年与所受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把世界给人之伤害理解与感受为独一无二的恩赐,将原始创伤转化为文学主题,就会自然形成小说的独特格调;其中,自我疗愈与慰藉人间相互给养。

孙频老师进一步分析了作家独到风格之形成。以文学泰斗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例,她认为其作品以哲学与宗教的情怀触及到思想最幽深之处,双重分裂式的人格显露神性与魔性并存,挣扎、怀疑与救赎在激烈的对抗中绽放出生存本身决绝的光芒,因而亦能使人感受到慰藉与力量。

进而,孙频老师谈到小说气质的不可复制性以及作家与其既成风格的对抗。以卡夫卡为典型,他为自己创造了一整个精神世界,意欲在其中冲撞到极限,在幻想与现实的交界处实现具象的存在者无法触碰的可能性。我们无法从卡夫卡的小说中定位人物的性格、把捉事与情的来龙去脉,但恰是通过这一不可把握性,我们被要求将自身带入作品,进而进入作家的生活世界,慢慢品味其背后的真实。

孙频老师认为,踏入写作的征途便注定与孤独为伍,极端的孤独引领作家去感受与解释那些本不可作为客观对象去看待的东西,而对既定风格的打破注定了作者的痛苦,艺术的本质要求彰显生命本身的力量,于作者,乃是脱胎换骨的历练。孙频老师告诉同学们:首先通过作品去理解作者,才能通过作者领会作品;作者以影子的形式存在于作品之中,而正因此我们才会透过作者的书写去感受到一个真实的个体对生存的思索与对人类的热爱。

对谈环节,孙频老师与她的译者著名丹麦文学翻译家劳淑珍老师展开充分交流。劳淑珍老师是为数不多的几位能用中文写作诗歌的翻译家,双方就如何在翻译中恰如其分的表现小说独特的气质这一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劳淑珍老师认为,只有深入作家的内心世界,拓展自己的感受框架与作者达到情绪共鸣,才能将异域的读者带入作者的语境,体会作者通过作品而给予的人文关怀。最后,孙频老师与劳淑珍老师声情并茂地双语朗读了《松林夜宴图》的部分段落,课堂气氛再度热烈,大家深受感染。

接着,孙频老师与马婧博士对小说气质的变化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马婧博士高度评价了孙频老师的作品,对获“郁达夫小说奖”提名奖的《松林夜宴图》表达由衷赞赏,她指出:小说通过观照两代人的精神世界,回溯当代人背负的历史债务,将个人命运放置在时代与历史的隐秘夹缝中加以探索,体现出当代小说家的先锋意识与人本信念。

互动环节中,孙频老师同劳淑珍老师就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传播、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文学创作的经验与构思、作者与读者的双向关系等多个问题进行解答,充分的回应让听众受益匪浅。

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


课程安排

Baidu
map